企業的目標是賺錢?獲取利潤嗎?


1993年被尊崇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杜拉克就在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書中提出,根本沒有所謂的「利潤」一說,只有成本的觀念,因為所謂的利潤只是未來的成本這種觀點。



其實在更早1973年的巨作-管理的使命、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這本可以說最重要的一本管理專書中更清楚詳細的解釋企業的目標,企業獲取利潤的意義,甚至替被汙名化、妖魔化的利潤伸冤。

然而直到現在2013年,在成功嶺受訓的研發替代役課程中,一位自稱管理顧問、一位學歷上打著MBA學位的經理,在眾人面前直接說,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就是要替股東獲取最大的報酬,我在腦中思緒很糾結。

當時在場的人或許90%以上都是理工科系的,許多人並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而一家公司能賺錢才是好公司這種觀念深植人心,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沒有錯,只是我並不曉得為什麼一個念過MBA的人還是會對著大家說出這種話。是因為這樣說大家比較容易懂嗎?但我不這麼認為阿,如果是我,我會藉著機會宣揚正確的觀念給大家,尤其是,這麼多研發替代役的人,未來很可能都是公司的主管,假如沒有正確的企業觀念,本著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這種短視近利的觀念來主導未來台灣的科技產業,台灣科技業到底何時才能谷底翻身呢?

本著管理學知識的良知,我情願相信我相信的。看過這麼多個案、也看著2007年到現在的金融、全球經濟的問題、企業經營的弊端,這世界大多數的人,卻依然相信著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

或許其實這也沒有對錯的問題,因為企業獲利表示企業經營良善、企業的資本配置符合市場的需求,因此,造成一種表像是:企業的目標是獲取利潤。

但事實上,就如杜拉克說的,利潤不是目標,而是一種結果,是企業 Do the Right Thing Right 之後獲取到未來的成本,未來企業永續經營的資金。

我想也正是大多數的經營者都持著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這樣的觀念在經營企業,導致現在企業的各種弊端浮現,尤其在食品加工業,香精麵包、塑化劑、沒有花生的花生油等事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因為他們的目標是賺錢,不是為了創造什麼價值給顧客。

在研替受訓的課程中,台積電的人資部門主管也有受邀來講座,其中問到誰在面試的時候看過台積電的使命、願景、目標的?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沒看過。但我想企研所的同學們面試前都會仔細的看一下面試公司的使命願景,因為這才是一間立意良善、正派經營的企業的首要目標,只要仔細看,沒有一家公司的目標是賺錢的。

舉台積電的為例:

願景

成為全球最先進及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技術及製造服務業者,並且與我們無晶圓廠設計公司及整合元件製造商的客戶群共同組成半導體產業中堅強的競爭團隊。為了實現此一願景,我們必須擁有三位一體的能力:
(1) 是技術領導者,能與整合元件製造商中的佼佼者匹敵; 
(2) 是製造領導者﹔ 
(3) 是最具聲譽、以服務為導向,以及客戶最大整體利益的提供者。


使命

作為全球邏輯積體電路產業中,長期且值得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


或許有人會反駁,這些都只是寫好看的,實際上還不是你爭我奪的搶訂單、綁客戶,為了「獲取利潤」。

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個人的想法是,企業不是個人,正是因為個人都有私、陰面的目標,也就是獲取個人的最大利益,組織必須有一個更正面、崇高的目標去驅使組織內的成員朝著組織訂定公、陽面的目標前進。

因此,當獲取利潤、或者是謀得個人最大利益的個人目標凌駕於組織的目標之上,或是取而代之後,企業就會開始走偏、開始會利用supplier與customer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優勢,獲取不正當的所得。台灣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13年,為何?或許,跟這個有很大的一個關係。

總結,從1930年代杜拉克第一本書到現在,正確的企業觀念與教育在台灣似乎還不夠普及,台灣很多自行創業的創業家,在科技業、在餐飲業、服務業等產業開始蓬勃,我並不認為創業、企業經營者、經理人就必須念MBA,這議題可以閱讀閔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有名的「MBA不等於經理人」一書,書中有詳細的探討。但是不論有沒有念過MBA,我認為都必須要有對企業的目標與獲取利潤的意義有更正確的觀念,唯有如此,經營才能永續,而組織的永續發展,才能順便地使個人在組織中獲得更多且穩定的薪資與福利,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Related Articles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