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迷路 You Are Here

不再迷路
作者-Colin Ellard

如同這本書封面提出的問題,為何人類上的了月球,卻經常在賣場迷路?



一開始我也被這問題吸引,我個人認為自己不是路痴,我喜歡騎車,我喜歡走沒走過的路,我迷過路,但是我找的到方向,不過,我依舊依賴人類發明的路標、地圖,建築物的位置,在我腦中用書中所說的,片段畫面試圖拼湊出完整的地貌。





這本書涉及廣泛,一開始談到許多動物在路徑規劃上優異的驚人能力,包括沙漠螞蟻、海龜、侯鳥等等,甚至是已經被豢養許多世紀的狗,都還時有所聞其被拋棄後自己走了千里路找到主人的感人故事。後來還提及了人類在心理地圖的特質,然後接著探討人類生活、住宅空間設計、都市空間設計,還談了網路,提到了我看過的論文中提過的虛擬空間以及影響人類的臨場感等因素,最後用一個環保愛護地球綠色空間做一個高格調的收場。

為何人類不行?

螞蟻依賴著所謂的「路徑整合」能力,過去許多專家做了很多假設跟實驗,有人說,螞蟻靠光偏振的樣式找到回家的路,但是光偏振提供空中羅盤告訴螞蟻他們轉的方向,卻不能提供牠們走了多遠的資訊。有人認為螞蟻根據疲累程度計算走的距離,但是有人做實驗,在螞蟻身上背了重物,卻不對螞蟻造成影響。有人說螞蟻利用光流估算距離,就像飛機駕駛利用光流判斷到地面的距離一樣,這實驗在蜜蜂身上可行,但在螞蟻身上卻不是那麼肯定。有人說螞蟻會自己算自己走了幾步,但是在一個實驗中,讓螞蟻爬上干涉的斜丘才能到達食物的位置,回程時小丘已經移開,但是螞蟻依舊回到了家。結論是,螞蟻到底怎麼計算距離,依舊是未知的謎。

人類在處理空間的問題,似乎用一種所謂的「拓樸學」的觀念在進行,我只知道拓樸學是種非常難、深奧的數學問題。人類的心理地圖就像我們在餐巾上隨意畫給朋友看,只是他們城裡的路線一樣,其實是不準確、變形、甚至不可能的空間,但是我們的心理對於距離和方向比較無所謂,卻會比較明確的表示事物之間的拓樸關係(topological relationship)。我們能說出一些關鍵不受到變形影響的事物是如何連結,例如要在哪個地方右轉,看到什麼要左轉之類,就像在橡皮上畫地圖,然後扭曲,還能辨別的資訊就是拓樸性質。而這種拓樸性質,使得人類在處理空間上並不完整,無法做到像螞蟻、或是其他動物一般高超的路徑整合能力。

人類也受到社會化、工業化、都市化的影響,使得我們的空間感本能已經漸漸喪失。但是優秀的航海家、極地生活的少數人種,似乎還因為生活環境保有一絲超能力,某些航海家被認為身上帶有磁性,能夠辨認地球的磁極,在沙漠地區生活的民族能夠透過駱駝的糞便跟腳印精確地指出前方的隊伍有多遠,有多少人,看似不可思議的能力的確存在。

尤其在城市的空間中,過去強調容積量的建築設計、街道設計,缺乏公共空間,高聳的國宅,最後大多廢棄,或是變成貧民窟。限制車輛進入並收取費用的倫敦政策被視為一個城市空間設計的好典範,即便許多城市想要效法,卻仍遭受市民抨擊。關於如何設計空間誘使民眾不開車搭交通工具,甚至走路,可以連結到本書最後面強調的綠色空間,運用諸如此類的安排,有點像「Nudge」所提出的一些觀點。例如在小便斗塗一隻蒼蠅就能讓尿液外漏的情況降低。

再來關於到網路虛擬空間,指出人類認知的空間感已經極度扭曲扁平,甚至可以是虛擬,但是依然可以帶給人類相同的感受跟心理層面的刺激。高品質的沉浸環境,將會引起人類的沉浸狀態(Flow)。書中更進一步提到所謂虛擬的反面烏托邦的隱憂,在可預見的未來,當所有空間瓦解成單點,且一切同時發生的時候,人類關係以及權力政治會受到什麼衝擊?
-權力高低的關鍵並不在於我們身在何處,而是我們看到些什麼。 
感覺很像「全面啟動」或是「阿凡達」,兩部電影都有這種含意在裡面。
最後書中不免俗的極力宣導環保的議題,提到現今人類的思維依然是把自然跟城市做一個清晰的切割,好像在幻想未來的城市有個保護罩,即使外面的環境再糟,躲在保護罩內就安然無恙。我們不會愛自己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嘗不到也聞不到的事物,而要記住本身的空間感知和思考,必須讓我們身體與田野、森林、溪流、海洋之間的空間保持良好的連結。

因為生活在都市,從小沒有經常接觸自然環境,會使得未來的空間感變差,也就是為何現在很多人說自己路癡,因為從小並沒有接受空間的概念,搭車、搭捷運、搭高鐵、搭飛機,都是點對點的關係,就如同小朋友以為進了飛機好像是進入一個機器,過了幾小時後,機器就把外面的世界改變了,而完全沒有意識到飛機的移動一般。過度的家庭保護也是造成這種能力喪失的原因之一。小時候到巷口雜貨店買雞蛋稀鬆平常,在鄉間騎腳踏車亂繞,長大後騎腳踏車上學,無形中會建立起自己心中的地圖影像模型,對於空間感的建立將會有所幫助。

Related Articles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