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 的真相



首先呢,在之前我就特地查了一下到底IKEA怎麼念,後來發現有人糾正我念"哀ㄎㄧ阿"其實是米國人的念法拉,然而我們一開始習慣念的"衣ㄎㄧ阿"反而是道地的瑞典發音!


這本書寫了關於IKEA的一切,關於其創辦人的性格,管理風格,還有他如何治理這個家具王國。



作者是「約拿.史丹納柏 Johan Stenebo」,在IKEA任職二十年,創辦人坎普拉的私人助理,因此非常熟悉內部運作。

其實這本書最讓人特別的是,他提到了非常多關於坎普拉個人的一些性格,在管理上的缺點,強悍,帶有一點種族歧視,也包括從年輕時期到老年時期對於經營態度的轉變,從創新轉趨保守,從彈性變成官僚,好像是管理學老生常談的企業弊端,還是不可避免的活生生存在於真實社會中。



看過很多傳統的大企業案例,面臨到許多科技的變革時,不願意做改變,IKEA也面臨到這個問題,雖然說,暢銷書『從A到A+』書中提到,科技只是帶來輔助,並非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假使今天資訊科技力量已經改變了世界,傳統的營運模式,過去可以,現在就會變成官僚與組織不彈性。

今天走進IKEA,宛如進入地上迷宮,讓人流連往返,這不用念行銷的人也知道這是經過巧妙的安排,刻意的激起民眾的購買欲望,但是真正的運作,還是在書中有詳細的解釋,從手扶梯一進來,那一大籃的手提袋,還有那沙發上的抱枕,只要你一拿起來,就算妳行銷念得多厲害,你依舊是中了IKEA那精心設計的誘因計畫。

但是IKEA可不是什麼都沒有缺點,在經營上,整個企業的政策指導方針還是聽命於坎普拉一人之說,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嚴重的錯誤,包括在物流管理方面,坎普拉一直認為這是非常耗費經費且沒意義的事情,但事實上IKEA因為物流管理以及對供應商的態度,曾經造成鉅額虧損,還有,許多熱賣商品永遠缺貨中,一方面是因為熱賣,另一方面,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坎普拉對於物流的忽視,還有他對供應商極盡嚴苛,因此賣場總是沒有足夠的預留空間給熱賣商品備貨,經濟學上的供不應求,真實世界上,其實是有一雙看的見的手跟決策在悄悄的進行。

假如你認為IKEA是個環保,清新的企業,那你對了一半。

因為這些表面的企業形象,其實可是經過刻意的操弄造成的,長期與環保團體跟基金會打好關係,以便不時之需,在中國的木材供應不足,卻無視於這樣的狀況,放任其他地方的供應商不用,使的中國不肖的商人到西伯利亞砍伐保育林,只因為中國的原料"便宜",這樣間接的傷害環境,IKEA卻可以把所有責任推給"黑心"中國。難道你以為便宜的家具怎麼來的,就是這樣來的。

跟賈柏斯的矛盾一樣,一方面說模仿是創新的來源,引用畫家的話,等到企業壯大之後,再來告Samsung或是其他廠商侵犯專利;IKEA也是,在初期,家具的設計不諱言的就是抄襲知名的英國、德國等高檔家具,然後再用本身的製造能力壓低成本,或是用投機取小的方式,例如原本是實木的高檔家具,IKEA就使用相當便宜的美耐板貼皮,消費者也分辨不出來。但是現在IKEA有能力自己設計家具,一但有人仿冒,IKEA可不會手軟。

管理學上最大的難題就是培養接班人,在這強勢的家族企業同樣面臨了這個相當頭疼的問題,坎普拉的三位兒子各有優缺,但每個都沒有足夠管理整個企業的能力。坎普拉一直以來都掌握大權,沒有權力下放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結果。而年邁的坎普拉又日趨保守,使的IKEA內部的人連買部電腦都要等兩個禮拜還沒買好,自己去外面買的話,竟然會被冠上可能偷竊企業機密跟設備的帽子!

最後還談到了關於坎普拉本身的財務狀況,身為巨富卻裝樸實,成立基金會行避稅之實,也不是在商場上少見,假環保形象,實質上還是為了壓低成本。這些現象我們在一些書刊報導也看過不少,讓我想起之前參加比賽,關於The Body Shop還有一些企業把自己包裝成綠色企業,當然我不是要懷疑其真實性,但是我們外人永遠不知道真相,但書中也有提到關於奇異電器(GE)在實行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有所作為,還能提升營收,所以我認為非不可為,而願不願意而已。

最後還附上了「一位家具商的誓約」,是打造IKEA的觀念,就很一般,有些看了內文之後再看看這些教條,甚至有點矛盾,不過人總是會犯錯,就好像教條中就有一條:只有睡著的人不會犯錯。我覺得講得真的是很好,但是書中提到,只要在IKEA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可是會要你走人的,尤其是在新品開發跟上架方面。

整本書並不是說很引人入勝,但是真實裸露,作者自稱是本回憶錄,恰是如此。


Related Articles

技術提供:Blogger.